近日,为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一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原质检总局等3部门印发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等文件要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特制定了本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发展目标:
到2021年,形成需求引领、企业主体、政产学研用共同推进的标准研制、应用推广、持续改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模式,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有效支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制修订标准200余项,基本覆盖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 ——面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推进60余个标准化试点示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总结推广一批标准实施典型经验; ——推动开展300余场标准化宣贯培训活动,形成多层次、高素质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人才体系,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不断完备; ——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职务,以及标准外文版翻译等方面,质量水平持续提升。《行动计划》强调,要坚持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基本原则,聚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突出重点领域标准建设、标准化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的九大重点领域:
(一)信息技术服务。
围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以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设政府主导和市场自主相结合的新型标准体系,加快推动重点标准研制和试验验证,持续完善标准应用推广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化公共服务水平。到2021年,制修订标准30项以上,在全国10个城市(区域)开展标准验证与应用试点;组织100次以上的标准宣贯活动、培育标准化人才5000人以上;提出或实质参与制定10项国际标准;初步建成高质量标准体系,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标准引领发展的作用凸显。
(二)科创服务。
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围绕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研究开发、工业设计等领域,在科创服务新方法、新模式以及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推动具有国际引领性的科创服务方法、模式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到2021年,初步完善科创服务标准体系,制修订标准30项左右;推动3个城市区域开展标准应用示范,建设1个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约50场次标准宣贯活动,培训人员约2000人次;力争在知识产权领域提出或参与国际标准研制1-2项。
(三)金融服务。
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线,围绕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进一步完善新型金融业标准体系,支持部分城市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加快金融服务标准国际化进程。到2021年,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余项;推动建设金融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10个左右;开展约15场次的全国性标准宣贯培训活动,培训标准人才约500名;在互联网金融等我国优势领域,争取主导研制1一2项国际标准。
(四)服务外包。
以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围绕服务外包业务接发包流程管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标准化体系。到2021年,制定服务外包能力成熟度标准,推广应用相关行业技术服务标准,建立服务外包标准体系;推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开展标准化试点。开展全国性标准宣贯培训活动。
(五)售后服务。
以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和可靠性为目标,重点在产品安装维修、产品维护保养、远程监测诊断、售后服务质量与诚信评价等领域推动相关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新型标准体系,到2021年,研制标准30余项;开展10余场次全国性标准宣贯培训活动,壮大企业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建设国家级售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1-2个。
(六)人力资源服务。
以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科学构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框架。到2021年,完成2项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推进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完善标准实施推广机制,完成3项国家标准宣贯教材编制工作,组织开展3-6期标准化宣贯,培训,培训400余人次。
(七)现代物流。
以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提质为主线,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到2021年,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研究与制修订标准50余项;持续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开展150场次以上全国性标准化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专业标准化人员13500余人次;推动标准外文翻译10余项,提出或参与国际标准7项。
(八)现代供应链。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要求,统筹制定现代供应链领域的基础标准和产品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现代供应链标准体系,支持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与企业建设,加快我国现代供应链标准国际化进程。
(九)现代商贸。
充分发挥标准对现代商贸提质增效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标准化推进现代商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到2021年、逐步完善现代商贸服务标准体系,制修订标准30余项;推动10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优化商贸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筹建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1个;开展20场次左右的全国性标准宣贯培训活动,培养标准化人才约80名;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5项。
为确保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目标的实现,《行动计划》强调,将加大财政投入,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对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管理的机制。强化各级财政政策资金引导、为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调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支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标准制修订、试点示范建设、标准化科研、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重点考虑和经费倾斜。同时,开展标准化项目绩效评价,提高标准化资金使用效率。